亚投彩票用户登录首页 www.borussiahueckelhoven.com 内容摘要:12月16日,广州学习沙龙第57期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主题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12月16日,广州学习沙龙第57期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主题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期沙龙是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的第十二届广州学术季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历史经验、积累的理论成果、铸造的伟大精神,切实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谭晓红出席会议。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詹小美作了“话语·价值·实践: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向度”的主题发言。她提出话语创新、价值图景和实践路径构成了我们深刻理解并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向度。从话语表达、价值框架和践行策略集成的系统结构出发,聚焦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将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提供指导实践的意义范畴与践行坐标。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青兰作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论的原创性贡献”的主题发言。她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也是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创造,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样态、新模式,在社会形态的关系结构、构成要素、组织形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论的原创性贡献。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小龙作了“从文化自信到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与现代意蕴”的主题发言。他以文化为切入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全面超越,真正站在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雪娇的发言主题是“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特征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她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产生及人类自然观的演进,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为人类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保障。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曹峰在“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比较”的主题发言中,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三个维度,揭示了以人本逻辑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传月表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新提法,我们应加大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国和世界等不同角度去挖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从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思路。
本次沙龙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广东省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活动。